一、电源类故障
1. 开机无反应(电源指示灯不亮)
可能原因:
外部电源断电或线路松动(如空气开关跳闸、插头接触不良)。
设备内部保险丝熔断(通常因电源浪涌或元件短路引起)。
电源模块损坏(如变压器、整流桥故障)。
排查处理:
检查外接电源电压(AC 220V/380V)是否正常,测试空开输出端电压。
打开设备外壳,更换同规格保险丝(需断电操作),若再次熔断,需排查内部电路是否短路(如滤波电容、功率元件击穿)。
测量电源模块输入 / 输出电压,若异常则更换模块。
2. 电源指示灯亮但无输出
可能原因:
控制电路故障(如主板继电器未吸合、CPU 程序异常)。
功率元件损坏(如晶闸管、IGBT 模块烧毁)。
输出回路断路(如接线端子松动、电缆断裂)。
排查处理:
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端子间电压,若为零且无电流,检查控制回路继电器是否动作(听声音或测触点通断)。
检测功率元件是否导通(如晶闸管触发信号是否正常),若损坏需更换同型号元件。
检查输出电缆至阳极地床、被保护体的连接是否牢固,排除断路点。
二、电位 / 电流异常
1. 输出电流过大或无法调节
可能原因:
被保护体防腐层大面积破损,导致漏电流激增。
参比电极失效(如填充液干涸、电极极化),恒电位仪误判电位需增大电流。
自动控制回路故障(如运算放大器损坏、反馈电阻变值)。
排查处理:
测量被保护体电位,若显著低于保护电位(如 - 1.5V 以下),可能为过保护,需检查参比电极是否正常(可临时替换备用参比电极测试)。
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检测阳极地床接地电阻,若阻值骤降(如土壤积水导致),可能引起电流增大,需改善地床排水。
检查控制板上的反馈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是否老化变质,更换损坏元件。
2. 输出电流过小或为零
可能原因:
阳极地床老化(如高硅铸铁阳极腐蚀断裂),回路电阻增大。
被保护体与恒电位仪连接中断(如测试桩接线松动)。
功率元件导通不良(如晶闸管触发角异常)。
排查处理:
测量阳极地床接地电阻,若阻值过高(如>100Ω),需更换阳极或改善地床回填土(如添加石膏)。
分段检查阴极保护回路(从恒电位仪到管道、储罐的接线),紧固端子或修复电缆。
在手动模式下调节电流,观察功率元件是否响应,若触发信号异常,需检修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