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溉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溉方法。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蒸发损失小,不产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是一种省水的灌溉方式。滴灌的主要特点是量小,每小时流量为2-12升,因此,一次灌溉延续时间较长,周期短,可以做到小水勤灌;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水量,可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不会造成水的浪费;滴灌还能自动化管理。
节水、节肥、省工。滴灌属全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使水分的渗漏和损失降低到低限度。同时,又由于能做到适时地供应作物根区所需水分,不存在外围水的损失问题,又使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灌溉可方便地结合施肥,即把化肥溶解后灌注入灌溉系统,由于化肥同灌溉水结合在一起,肥料养分直接均匀地施到作物根系层,真正实现了水肥同步,大大提高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又因是小范围局部控制,微量灌溉,水肥渗漏较少,故可节省化肥施用量,减轻污染。运用灌溉施肥技术,为作物及时补充价格昂贵的微量元素提供了方便,并可避免浪费。滴灌系统仅通过阀门人工或自动控制,又结合了施肥,故又可明显节省劳力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控制温度和湿度。传统沟灌的大棚,一次灌溉量大,地表长时间保持湿润,不但棚温、地温降低太快,回升较慢,且蒸发量加大,室内湿度太高,易导致蔬菜或花卉病虫害发生。因滴灌属于局部微灌,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且滴头均匀缓慢地向根系土壤层供水,对地温的保持、回升,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室内湿度等均具有明显的效果。采用膜下滴灌,即把滴灌管(带)布置在膜下,效果更佳。另外滴灌由于操作方便,可实行高频灌溉,且出流孔很小,流速缓慢,每次灌溉时间比较长,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小,故可控制根区内土壤能够长时间保持在接近于适合蔬菜、花卉等生长的湿度。由于控制了室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可明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又可减少的用量。
保持土壤结构。在传统沟畦灌较大水量作用下,使设施土壤受到较多的冲刷、压实和侵蚀,若不及时中耕松土,会导致严重板结,通气性下降,土壤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而滴灌属微量灌溉,水分缓慢均匀地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能起到保持作用,并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热环境。
改善品质、增产增效。由于应用滴灌减少了水肥、的施用量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可明显改善产品的品质。总之,较之传统灌溉方式,温室或大棚等设施园艺采用滴灌后,可大大提高产品产量,提早上市时间,并减少了水肥、的施用量和劳力等的成本投入,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设施园艺滴灌技术适应了高产、、的现代农业的要求,这也是其能得以存在和大力推广使用的根本原因。
滴灌是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植物根系附近土壤中的灌溉形式,滴水流量小,水滴缓慢入土,可以大限度地减少蒸发损失,如果再加上地膜覆盖,可以进一步减少蒸发;滴灌条件下除紧靠滴头下面的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外,其它部位的土壤水分均处于非饱和状态,土壤水分主要借助毛管张力作用入渗和扩散。
但如果滴灌时间太长,根系下面可能发生浸透现象,因此滴灌一般都是由高技术的计算机操纵完成,也有由人工操作的。滴水压低,节水,可以用于对生长不同植物的地区,对每棵植物分别灌溉,但对坡地需要有压力补偿,用计算机可以依靠调节不同地段的阀门来控制,关键是控制调节压力和从水中去除颗粒物,以防堵塞滴灌孔。水的输送一般用塑料管,应该是黑色的,或覆盖在地膜下面,防止生长藻类,也防止管道由于紫外线的照射而老化。
水肥一体化推广也有很多年了,但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近年来,随着农业的持续升温,各种资金的流入,家庭农场,中、大型农场的不断增加,这项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喷灌、滴灌技术为基础,将灌溉和施肥融为一体,根据土壤墒情、作物需肥规律和特点,将适当比例的肥料和灌溉水兑在一起,将肥水均匀、定时、定量地喷洒在作物生长区域。
水肥一体化都在说“少量多餐”,但这个量到底该怎么控制还真是件麻烦事儿,一般来说,水肥的浓度一般为灌溉流量的0.1%(即1方水兑1升肥液)。水肥用多了也是会导致土壤盐碱化、板结、墒情变差等情况的。
首先要根据作物生长周期来,因为这种水肥很适合作为追肥,各种作物都有它生长特别旺盛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水肥临界期”,这个时候我们一般都会进行追肥,现在只是用水肥来代替而已,以前追肥用多少,现在还用多少,只是分成几次施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