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河南华云物联研究院有限公司15136152329
发货:3天内
一、核心影响因素
材料纯度与制造工艺
锌电极的纯度需≥99.99%,若含有杂质(如铁、铅等),会加速自腐蚀,缩短寿命。
填充料(如氯化钾凝胶)的稳定性和外套管的密封性也至关重要:
密封性差会导致电解液泄漏或污染,使电位漂移加剧;
填充料干涸或变质会影响离子传导,降低电极性能。
使用环境
介质腐蚀性:
在高盐(如海水)、强酸 / 碱或含重金属离子的溶液中,锌电极腐蚀速率加快,寿命可能缩短至1~3 年。
在土壤或中性水溶液中,腐蚀速率较低,寿命可达3~5 年甚至更长。
温度与机械应力:
高温(如>60℃)会加速化学反应和电解液蒸发,缩短寿命;
频繁振动或冲击(如流动水体中)可能导致电极结构松动,影响稳定性。
维护与校准频率
定期清洁电极表面的腐蚀产物(如氢氧化锌沉淀)、更换电解液或填充料,可延长寿命;
长期未校准或暴露在恶劣环境中,可能因电位漂移过大而提前报废。
二、延长寿命的实用建议
选择优质产品
优先选用锌纯度≥99.995%、外套管为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丙烯(PP)的电极,确保密封性和耐蚀性。
定期维护
清洁电极:用去离子水冲洗表面腐蚀产物,避免使用砂纸等损伤电极;
检查电解液:凝胶状填充料干涸时,可注入饱和氯化钾溶液恢复性能;
校准电位:每年至少校准 1 次,与标准参比电极(如饱和甘汞电极)对比,误差超过 ±10mV 时需维护或更换。
优化安装环境
避免电极直接接触强腐蚀性介质(如强酸),可通过盐桥间接连接;
在海洋或土壤中使用时,加装保护套(如多孔陶瓷套管),减少机械损伤和生物附着。
备用与轮换
对长期连续工作的关键场景(如大型阴极保护系统),建议配备备用电极,定期轮换使用,避免过度损耗。
三、报废判断标准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更换电极:
电位漂移超过 ±30mV 且无法通过校准恢复;
锌电极芯腐蚀损耗超过初始质量的 20%(可通过称重判断);
外套管破裂、电解液严重泄漏或填充料完全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