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属于酸性(SiO2>66%)岩浆岩中的侵入岩,花岗岩还可以根据暗色矿物种类进一步命名,如暗色矿物主要是黑云母,可称为黑云母花岗岩,这是常见的一种花岗岩。如为黑云母和白云母,其含量接近相等,可称为二云母花岗岩,如果暗色矿物以角闪石为主,则称为角闪花岗岩,如果暗色矿物以辉石为主,则称为辉石花岗岩,几乎不含暗色矿物的则可称为白岗岩。提出花岗岩是地壳岩石经超变质(深熔作用)的结果,这对研究地壳的起源和化学分异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与特定时期内地壳的热状态和原岩的成分有关,包括可以产生多少花岗岩浆、花岗岩形成时的温度和水的数量和来源、构造背景和板块作用过程等等。
人们要想恰当地理解所谓“花岗岩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地质学家是如何获得形成现行学说结论的。因而有必要系统地阐述一下一个世纪以来或更久的观念的知识。从这些叙述可以看出,在近二、三十年里发展起来的许多“新概念”正是过去100年或150年一直在探讨和争论的题目。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地质学家们就在哪些花岗岩是岩浆形成的,哪些是变质形成的或交代形成的这个问题上进行着激烈地争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地质学家们就在哪些花岗岩是岩浆形成的,哪些是变质形成的或交代形成的这个问题上进行着激烈地争论。这一争议早在水戍论时代就已开始,直至十九世纪中叶,还纠缠于花岗岩是由水溶液中沉积形成的观念上。
泰格斯蒂德(T/gerstedt,1893)在描述芬兰南部的一些混成岩(后来这种岩石被称为混合岩)时,他发表了一个略不相同的概念。他认为这些岩石是由于花岗质物质贯入到变质了的沉积物一片麻岩中而形成的。这种花岗质物质含有相当一部分水,这些水的存在加速了作用的进度,并使花岗质物质形成细小的脉体贯入到片麻岩中。“花岗岩由地壳中各种不同成分的岩石部分熔融固形成”,这一观点揉合了早期关于花岗岩起源的两种不同认识:即岩浆论(认为花岗岩来自岩浆的结晶)和变成论(认为花岗岩是富硅铝的沉积岩在干或含水条件下经花岗岩化作用改造而成)。于是他又重提用水的存在解释窄小阻延长很远的细晶岩质脉体的形成;若用其它方式解释它们的形成就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
石料类型:花岗石:南方花岗石主要有麻石、金山石,焦山石,北方出产多为豆渣石。花岗石质地坚硬,不易风化,适于做台阶、阶条、护岸、地面,不易雕刻。青砂石:青绿色,质地细软,易风化,多用于小式建筑。后檐墙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露出椽子,叫露檐出,一种是不露出椽子,叫封后檐。花斑石:又叫五音石,呈紫红色或黄褐色,表面带有斑纹,质地较硬,花纹华丽,多用于重要宫殿,制成方砖规格,用于铺地。